查看原文
其他

建校70周年,这所钢铁高校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周妍 矿业界 2023-04-16


近日,被誉为共和国“钢铁摇篮”的北京科技大学迎来了建校70周年华诞。校庆前夕,该校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校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坚定决心。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这所“钢铁高校”的老教授们回信了!信中,总书记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此建校70周年之际,对北京科技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希望北京科技大学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举矿冶之星火,抚百年之国殇

“北大、清华、钢老三”,这是20世纪50、60年代北京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其中的“钢老三”指的就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自建校之初就得到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它的发展也始终与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钢铁成为那个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更好地发展壮大钢铁工业,迅速培养专业的冶金人才,1952年,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旧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缓慢,规模小,产量低。1949年中国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在全球占比只不过0.2%。到了2009年,中国年钢产量达到5亿吨,全球占比38%,年产量全球跃居第一。再到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3.4亿吨,全球占比达到了53%。

在该校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时任北京市市长、北科大校友刘淇曾说:“北京科技大学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和声名远播的治学大师、兴业伟才与治国栋梁,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一穷二白到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用了60年。这一路筚路蓝缕,艰辛困苦,北京科技大学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使命,积淀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熔铸了“求实鼎新”的精神品质,为新中国钢铁产业起步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培养出26万余名莘莘学子,走出41位两院院士及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栋梁和骨干。

奉科技以立校,育强国之栋梁

世界上第一台弧形连铸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等均在北京科技大学诞生。

用该校校长杨仁树的话来说,70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卡脖子”问题,多项核心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60年11月,第一枚远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这些伟大的科研成果,都与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友——方正知教授有关。

“我想回国以后为国家科研和工业发展效力。”方正知教授在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后,主动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选择为祖国的科研工作和工业发展作出贡献。1963年起,方正知教授开始负责核武器研制中弹体的爆轰物理试验工作,参与组织实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原理试验中的系列爆轰物理试验和最终的爆炸试验。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应书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提到的高原制氧站的技术带头人。他成功研制和开发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这一项目填补了世界上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其成果也被迅速推广至青藏铁路建设全线,创造了5年15万人次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世界奇迹。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背后蕴藏着北科人求实鼎新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态度。

当我国为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举国欢庆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刚接到了任务。“冬奥会的赛道会使用盐类融雪剂,面临严重腐蚀问题,赛道还要耐磨,不允许出丝毫偏差。”李晓刚说,赛道新钢种的研发甚至比海洋耐腐蚀性材料研发还要艰巨。

为了研发本次冬奥会所采用的高性能免涂装耐候钢,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与首钢、南钢、鞍钢等国内一批钢铁企业联合攻关,提出了高纯净细晶化加特殊微合金化的理论,成倍提升了结构钢的耐蚀性,不仅产生了很多高品质耐蚀新品种,而且为“免涂装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际钢铁界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认为是我国近年来对结构钢发展作出的新贡献,联合研发的免涂装耐候钢在冬奥会的主场馆和配套设施中获得了大面积应用。

矿冶特色学科,争创世界一流

北京科技大学坚持“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紧抓“学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该校整体发展,并坚持突出优势特色、凝炼领域方向、优化结构布局、注重内涵发展”,进而搭建“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世界一流、工科主干学科国内一流、理科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并取得了卓越战绩。


“双一流”是当下高校建设的重点。北科大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学科建设目标完成度高。先后两次凭借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成为重点建设高校。

前段时间,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了第十二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横跨5大学术领域和51项学科专业,对全球超过15200项大学学科的表现进行独立的比较分析,中国有93所高校上榜,大陆高校上榜学科数量创历史新高,共有771个学科上榜。其中北科大9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0。材料科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00;化学、化学工程进入世界前300,物理学和天文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和电子电气工程 等学科均位居世界前400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等2个学科评估结果为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2个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七十载的光阴岁月,北京科技大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之栋梁。这些鲜活的身影心怀理想,步履铿锵,书写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这些丰富的科研成果,来之不易,熠熠生辉,印刻下中国科研事业的绚烂烙印。

北京科技大学,生日快乐!

部分资料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官网、果果教育、人民网等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

全球50强矿企一季度市值飙涨!9家中国企业上榜!



重磅!这项新规定事关所有矿山!



墨西哥:锂矿开采全面国有化!



煤化工迎来发展新机遇?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